下面从日常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两大方面进行系统介绍:
纯水机的核心过滤系统一般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,包括:
模块/滤芯 | 功能 | 建议更换周期 | 维护提示 |
---|---|---|---|
前置PP棉滤芯 | 去除泥沙、铁锈、悬浮颗粒 | 3~6个月 | 水质较差地区需缩短周期 |
活性炭滤芯 | 吸附余氯、有机物、异味 | 6~12个月 | 若出水有异味则需检查 |
反渗透膜(RO膜) | 去除溶解盐类、大部分离子、微生物 | 12~24个月 | 根据进水水质与产水量判断 |
离子交换树脂柱(如DI柱) | 去除残余离子,提高电阻率 | 6~12个月或根据电阻率下降情况 | 电阻率低于15 MΩ·cm时考虑更换 |
超纯化柱(如UF、UV、TOC等模块) | 去除细菌、有机物、颗粒、进一步提纯 | 6~12个月或按使用量 | 注意UV灯寿命与监测数据 |
终端过滤器(0.22 μm) | 去除细菌、微粒,保护终端应用 | 6~12个月 | 高要求实验需定期更换 |
✅ 提示:大多数大屏触摸纯水机会通过系统自动提醒或显示滤芯寿命状态,应按照厂家推荐或实际使用情况及时更换。
水箱清洗:纯水箱容易滋生细菌,建议每1~3个月清洗一次,可用稀释的食品级消毒液(如过氧化氢)浸泡后冲洗。
管路与接头消毒: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生物膜积累,必要时使用专用消毒剂循环消毒。
触摸屏与外壳清洁:用软布和温和清洁剂擦拭,避免液体渗入触控面板内部。
定期观察大屏显示数据,包括:
进水压力
产水流量
水质参数(如电导率/电阻率、TOC值、温度)
滤芯/模块寿命提示
注意报警信息:如“滤芯到期”、“RO膜堵塞”、“水箱满”、“水质不达标”等,应及时处理。
保持良好通风与散热:避免设备长期处于高温、潮湿环境中。
大多数纯水机对进水水质有一定要求(如自来水TDS < 500 ppm,余氯 < 0.1 ppm)。
若进水水质较差,建议加装加强型预过滤器或使用中央净水系统,以减轻RO膜与后续模块负担,延长系统寿命。
可能原因 | 排查与解决方法 |
---|---|
进水压力不足 | 检查市政供水是否正常,有无停水或水压过低;可加装增压泵。 |
前置滤芯堵塞 | 检查并更换PP棉或活性炭滤芯。 |
RO膜堵塞 | 使用时间过长或进水水质太差导致,需更换RO膜。 |
水泵故障 | 检查增压泵是否工作,有无异常噪音或损坏,必要时更换。 |
电磁阀故障 | 控制水流的电磁阀卡滞或失灵,需检测或更换。 |
可能原因 | 排查与解决方法 |
---|---|
DI柱/纯化柱失效 | 检查电阻率数值,若明显下降(如<15 MΩ·cm),需更换去离子柱或超纯化柱。 |
水箱污染 | 水箱长时间未用或未清洗,滋生微生物,建议排空并清洗水箱。 |
管路二次污染 | 检查后端管路是否被污染或老化,必要时更换。 |
超纯化模块(如UV、UF)失效 | 检查UV灯寿命、UF膜堵塞情况,按需更换。 |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法 |
---|---|---|
滤芯更换提醒频繁或错误 | 计数器错误或未复位 | 按说明书复位滤芯寿命,必要时联系售后 |
触摸屏无响应/花屏/失灵 | 触控模块故障、电路接触不良 | 重启设备,检查接线;如无法恢复,需维修触控单元 |
水质数据不更新/异常波动 | 传感器污染或失效 | 清洁或校准电导率/电阻率传感器,必要时更换 |
系统死机或程序错误 | 软件异常 | 断电重启,恢复出厂设置(如有必要,联系供应商升级固件) |
可能原因:
接头松动、密封圈老化
滤壳破裂、管路破损
水压过高导致接口爆裂
解决方法:
关闭进水总阀,排查漏水点
紧固接头或更换O型圈、滤壳
如漏水严重,立即断电停用并联系专业维修
维护/诊断类别 | 周期/建议 | 关键点 |
---|---|---|
滤芯更换 | 按使用情况,一般3~12个月 | 观察提示,定期更换,避免二次污染 |
水质监测 | 每日/每周 | 关注电阻率、TOC、流量等参数 |
系统清洁 | 1~3个月 | 水箱、管路消毒,防止微生物污染 |
设备检查 | 每月 | 检查压力、流量、报警信息 |
故障处理 | 及时响应 | 根据触摸屏提示,逐步排查滤芯、管路、模块、传感器等 |
保留厂家提供的操作与维护手册,不同品牌与型号的系统结构可能略有差异。
建立维护日志,记录每次更换滤芯、消毒、故障处理的时间与内容,有助于追踪设备状态与优化使用。
联系专业工程师:对于复杂故障(如电路控制异常、RO膜损坏判断不清、传感器校准失败等),建议由设备供应商或认证工程师处理。